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官方(中国)

探密「小草諾亞方舟」

2021/08/27 集團新聞

種子是啥?是生命。

  一粒種子,只要一點水,就會長出根芽,開啟全新的生命之旅。

  驅車一路向北,大約十幾公里的路程,在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前坡,一群「植物獵人」用28年時間,積累下一座鄉土植物種質資源庫,人們親切地把它稱為「小草諾亞方舟」。如今這裏入庫儲存的鄉土植物種質資源共有1600餘種、4.2萬份,它們或耐旱、耐寒,或耐陰、耐鹽鹼、耐踩踏。作為內蒙古鄉土種質資源庫,這些種質資源可以在庫里保存50至100年,在需要的時候都能被從容「喚醒」。

  數萬份種子從哪裏來?8月16日,記者探訪了「小草諾亞方舟」,密封包裝里每一粒種子背後,都有着一段不平凡的故事。

  「別看這些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植物種子不起眼,想要找到它們可不容易。」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集團種質資源與檢化驗中心副主任鄭麗娜認真地說。這些植物種子有的藏在深山雪原,有的躲在草原荒漠,這些年,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集團的「植物獵人」們以北方乾旱半乾旱地區為重點,走遍內蒙古、青海、西藏、陝西等重要生態區,歷經艱辛,才收集到這些資源。

50720aecbc9dac63773418ca5c3ce74f.jpg

▲小草諾亞方舟

  採集回來的「寶貝」,工作人員首先要對它們進行初步的去雜質處理,再進行「查重」,如果發現與已入庫保存的種質相同,就會剔除。鄭麗娜說,「有限的空間,只能留給『優秀』的種子。」按照不同保存目的,種質庫分為中期庫、長期庫,而長期庫又包括一級緩存間、二級緩衝間和製冷庫。雖然種質庫注重資源的多樣性,只要有不同於其他資源特點的種子就可以進行保存。但是,一粒種子要想真正進入種質庫,需要經歷清理、乾燥處理、水分測定、計算千粒重……累計10餘道「關卡」,全部通關後,在庫內順利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隨後,這些種子都會進行第一次發芽率測試。大部分種子的入庫發芽率需要達到90%以上,從而保證入庫種子均是高質量、高活力。入庫後的種子,每隔5至10年,都要依次進行發芽率監測,發芽率較低的種子需要及時更新再保存。

  「緩衝間俗稱『雙15』乾燥間,這裏的溫度一般在15℃,濕度在15%左右,種子在入庫前需在緩衝間放置一段時間,主要為了降低種子含水量,減緩種子代謝速度,起到長期保存的作用。中期庫和長期庫的入庫要求基本都一樣,唯一不同的是進入中期庫的種質資源主要用於研究、選育新品種。長期庫作為核心庫,不會輕易動,只有中期庫里的種子滿足不了分發利用的任務時,才會出動長期庫的種質進行更新繁育的重任。」鄭麗娜說。

  當日下午,呼和浩特市的室外氣溫已經達到了30攝氏度,但在種質庫的長期庫里,則始終保持着零下20攝氏度。庫門口的柜子裏,常年備着的幾件深綠色棉大衣就是專門為入庫人員準備的。

ee82c7ab4c6002e04a4d8b417afd880a.jpg

▲長期庫

  穿上棉大衣,記者跟隨工作人員經過3道門,才真正進入到長期庫,頓時,陣陣涼意襲來,三角架上也漸漸上了霜。一排排4米多高的架子緊密排列着,近乎將整個庫房的空間佔據,每個架子的每一層裏面有序地存放着一個個方形的玻璃瓶子。這些瓶子裏面,就裝着最珍貴的種質資源。瓶子正面貼着一張嶄新二維碼,這便是種子特有的身份編碼。輕輕一掃,便可追溯種子的詳細信息:它們來自何方?是什麼種類?中文名字叫啥?是誰把它帶到這裏的等等。

  那如何保證種子在庫里「冬眠」幾十年後依舊能夠被成功「喚醒」?除了入庫前的嚴格篩選,種質資源保存技術是核心。據鄭麗娜介紹,延長種質壽命保存技術、種質衰老監測預警技術、乾燥脫水和密封包裝技術,這些手段保證了種質資源在庫中至少可以保存在50年以上。

  徜徉在科普氣息濃厚的「小草諾亞方舟」,總是被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力量推動着。這座先後被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自治區農牧廳命名的「鄉土草種質資源庫」「內蒙古北方植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中心」真是名副其實。

  正如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集團董事長王召明每次談到種質庫時,總會意味深長地說:「買來的種子能種出一片草坪,卻種不出一片草原。」在他的心裏,一直有個想法,那就是為內蒙古乃至中國草原生物多樣性保存、生態修復、生態產業、草牧業發展等提供堅實的種質資源保障。

  目前,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集團以採集馴化野生鄉土植物種質資源為起點,在全國建起了18個專項種業研究院,因地制宜建設特色鄉土植物種質資源庫和鄉土植物育繁推體系。他們將充分運用「小草數字」技術,收集、利用北方乾旱半乾旱地區野生鄉土植物、特色農作物及其近緣種及蒙中藥材等種質資源,開展植物種質資源保存、鑑定、評價、選育等工作。推動種質資源優勢儘快轉化為產業優勢,解決生態、生產對優質草種的需求。

  最終實現草原變綠、群眾受益、企業獲利、科研成果轉化,讓種質資源形成良好的生態循環,才是大家共同的期許。

(文章來源:內蒙古日報)